從番薯到香蕉:旗山歷史地理學的筆記I

旗山,曾經繁華無限的小鎮,現在卻成為高雄市人口外移最嚴重的地方之一,經濟上很大一部分還要倚賴周末前來旅遊的市區人們。連接旗山與左營的國道十號,原本希望便利地方的交通並且促進繁榮,但在開通之後卻反而更加速了青壯年人口的流失。根據高雄市民政局的統計,2011年還有將近39900人的旗山,到了2018年的現在只剩約36800人。同樣的問題,或許也成為了馬頭山垃圾掩埋場設址在旗山、田寮、內門等山區一帶的原因,如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晁瑞光所說的:「人少、抗爭少,因為土地取得很便宜,所以業者當然就選這。」

é¦¬é ­å±±æŽ©åŸ‹å ´åœ°ç�†ä½�置圖。圖片æ��供:自救會。點圖å�¯æ”¾å¤§ã€‚
馬頭山掩埋場地理位置圖。圖片來源:反馬頭山廢棄物掩埋場自救會。

然而,在過去,這裡可是全然不同的樣貌。旗山一度是高雄最熱鬧的地方之一。

在進入正文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旗山的地理位置:

它位於高雄市的山區位置,接壤著美濃、內門、田寮與屏東里港,發源自玉山山脈的楠梓仙溪沿著其周邊流過。由於溪流帶來了肥沃的泥壤,使得這裡的環境所種出來的作物特別好吃;再加上這裡的關鍵地理位置,位處南北往來重要的交通孔道,因此更促使這座小鎮逐漸發展地頗具規模。

FireShot Capture 19 - 旗山區 - Google 地圖_ - https___www.google.com.tw_maps_pla

旗山的舊名為「蕃薯藔」,這種說法有兩種可信的來源:

其一呢,是據說這裡在清代有一名賣蕃薯湯的老婆婆,她煮的蕃薯湯特別美味,吸引了一些南來北往、大汗淋漓的商旅在此歇腳止飢,後來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這個地方停佇,而她所生活的那棟茅屋就成為了這個地方的「地標」,蕃薯藔就漸漸發展了起來。

至於其二呢,是說在更南邊的屏東里港一帶的農人,為了將他們耕種的作物送到府城賣個好價錢,於是在這個往來的中間點設立了一個休息站,蓋了一座簡易的「草寮仔』,以讓他們(無論是牛車或是挑擔)可以好好歇腳休息,充飽電再重新上路,而其中最主要的貨物就是蕃薯,於是這裡「蕃薯藔」的稱呼就漸漸傳開。

上述兩種說法,雖然內容略有不同,但其中的共通點也都提供了我們許多可靠的證據。首先,是旗山自清代以來就做為交通要道、往來絡繹不絕;再者,就是高屏地區過去的主要農產:蕃薯(同時也間接點出了蕃薯在早期台灣常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至於為什麼位在山邊的這座小鎮,可以一度發展成為高雄最繁榮的地區之一呢?

一切要從鄭成功講起。在施琅帶領軍隊打敗鄭克塽領下不堪一擊的東寧王朝之後,這些「遺臣」們據說落跑到了現在的內門山區,倚其山險自保,同時練武自衛以防止盜賊與原住民的侵擾。這群持刀棍與藤盾的士兵因此成為了內門宋江陣的起源。

但是,南部地方歷史每每都推演自鄭成功作為一祖源,也是一種台灣特色,真實與否就還要再打個問號。較為可靠的推測,或許是因為其行政劃分在台灣縣、鳳山縣、諸羅縣的交界地帶,三個地方的官府互踢皮球,誰也不想接下這個番界邊的燙手山芋(如嘉慶年間謝金鑾所著的《續修台灣縣志》寫到:「羅漢門庄(距城六十里,有街曰蕃薯寮街,舊屬鳳山縣,雍正十二年改歸台灣縣)」),而使得漢人自據山頭為巢穴,掠奪經過的商旅以此為生;再加上這裡位於南鄒族與布農族的獵場,隨時會與原住民狹路相逢,或者不小心遇到整群下來「出草」,為了抵禦這些「生番」與盜賊的侵擾,來到內門開墾的漢人們因此所發展出來這套保衛村庄的武術。

於是……開墾的腳步逐漸從內門擴展到了旗山。等一下,這樣的發展太快了,要先讓前面提到的蕃薯阿婆的傳說露個面。這時候的旗山,還沒有漢人來,仍然是綠油油的一片,上頭是梅花鹿跟野豬在玩來追我啊的遊戲。而在南邊開墾的漢人,總會要到府城採買生活物資或者販售自己種的農作物的時候,於是其中一條就是走山路經過旗山內門一路到關廟然後進入台南。然後走著走著腳痠了看到有阿婆在賣涼湯於是就坐下來喝了一碗,然後旗山就一路發展起來了~

如果事情可以那麼順利就好了。ps. 到底是會有誰看到荒郊野外有人在賣涼湯於是就傻傻地相信就坐下來喝呢,說不定一不小心就喝到孟婆湯直接去見閻王了呢。

就像剛剛提到的,是旗山它特別的地理位置,先是因為鳳山人口逐漸飽和,而晚到的人口外溢到了旗山,後來又因位於阿里港街(今里港)與府城往來的通道上,因貿易的興起而使它逐步發展起來:南面與屏東市區與里港高樹相接,東面則是美濃,西邊與北邊再過去就到了台南市,而西南邊的燕巢則是通往岡山與鳳山的要道。再加上當年的河運發達,從中國與澎湖來的船可以開進高屏溪一路進到楠梓仙溪抵達旗山,貨物與人力可以直接從旗山登陸,更使這裡成為了台灣南邊內陸的一個重鎮(因此旗山有一些澎湖背景的人就是從這時候留下來的,他們從事的行業主要為中藥店與武館,一些相較傳統的行業)。許多羅漢腳們也選擇旗山落腳,一方面加速了這裡的開發,另一方面也促使了這裡治安的動盪(在旗山天后宮的碑文中可以看到關於這件事的記載,將會在下篇文再來討論)。

要注意的是,旗山一直到這個時候還不叫旗山,而仍然是維持著它的舊名:蕃薯藔。而前面再怎麼吹捧旗山好棒棒,可是這裡最多也只是一條熱鬧的「街」而已(清代是以「街」不是「庄」來稱呼蕃薯寮,這也代表這裡已有一定程度發展)。根據伊藤嘉矩的調查:「清康熙末年漳州人由鳳山地方越過嶺口進入該區向番人僕得土地,結草寮進行開拓,於田園未墾成之時,僅栽植蕃薯以活命,因而俗稱蕃薯藔……光緒十四年土地清丈之際,台灣知縣頒發租目改正之諭示,將蕃薯藔改稱為太平庄,然而一般依然稱之為蕃薯藔。」(:嘉矩你這樣子阿婆的番薯怎麼賣得下去

旗山地區真正的發展要到日治時期。

台灣堡圖 南台灣
日本人領台後,以劉銘傳的清丈區域為準,加上現代三角與高程測量所繪製的「台灣堡圖」。這幅是最早的於明治年間1900年左右所繪製的。可以清楚看見中間偏右有一個小小密集的城鎮,那就是旗山。左上角像蜘蛛網一樣密的那個,則是當時南臺灣最熱鬧的台南府城;至於右邊那一大塊空白如海的區域呢,則是「番界以外」缺乏紀錄的地方。(來源:中研院台灣百年歷史地圖:日治十萬分一臺灣圖)
台灣堡圖 蕃薯寮
放大一點看,當時的蕃薯寮雖然看起來小巧可愛,但也是內陸一帶機能完備的小霸王了。可以看到日本人對旗山也是寄予厚望,作為通往南部「番區」的第一把交椅,甚至在這裡設置了軍隊(練兵場)。

後來,隨著總督府對於台灣治安的逐步安定,以及對地方的漸趨了解,於是開始進行了地方區劃與編制的改革,而旗山的重要性則又愈發明確。1901年,開設了蕃薯藔廳,後來一度併入屏東的阿猴廳;1920年代時,重新被劃為一郡,與屏東一同納入高雄州的管轄之中。

高雄州的旗山郡下轄六個街庄,分別為:旗山街 、美濃街、六龜庄、杉林庄、甲仙庄、內門庄,與「番地」。 旗山街下右分為旗山、北勢、圓潭子、溪洲、磱碡坑、旗尾、手巾寮等七個大字。

日治初期 台灣廳治
此時蕃薯藔廳的地位與鳳山廳同樣。此時旗山市區的羅漢腳仍橫行,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之間的衝突仍不斷。
高雄州
隨著高雄港的開港,鹽埔一帶獨立成為高雄州唯一的「市」,地位正式超越鳳山。而蕃薯藔也在地方仕紳的建議下,依「旗尾山」之名改成了旗山,因其蔗糖與香蕉出口而更為繁榮。
蕃薯寮變成旗山
大正年間的台灣堡圖,可以發現此時地方已被冠上新名稱,清代的稱呼開始被塗改。旗山當地的仕紳就趁遊說日本當局將蕃薯藔改名為「旗山」。

日本在旗山地區的經營,主要以蔗糖與香蕉為主。1907年,從鳳山厝、仁武、石案潭等五地甘蔗田通往橋仔頭現代製糖廠間的運輸,首先採用台灣製糖的山本悌二郎赴夏威夷考察後所決定採用的30吋(762mm)糖業專用鐵路後不久,1909年間旗尾糖廠(涵蓋旗山、美濃一帶)與旗尾到九曲堂間的五分車鐵道也陸續開始動工,進一步打通了旗山對外的交通,也利於日人對於原物料的獲取。後來香蕉產業興起之後,因其保存不易,需要快速平穩的移動,於是先前的糖業鐵路五分車鐵路成為了最佳選擇。香蕉採收後由旗山驛統一送出,直達高雄港銷往日本。

1920年代時,台灣主要的香蕉產地還在台中一帶,隨後成立的高雄州青果同業組合逐步趕上,於1940年時高雄州的產量已逾全台的60%。高雄州的主要產地在旗山郡、屏東郡、潮州郡、東港郡一帶,而旗山郡的產量後來逐年爬升,1940年代前後旗山街成為了南台灣最大的香蕉生產集散地。

香蕉於是帶動了旗山的發展。

旗山 香蕉
(原圖出自:李文環、吳宗江、徐明福 ,2006,《旗山火車站與其周邊生活空間檢測及3D 數位模型建構計畫》。高 雄:高雄縣政府。)
旗山街職業明細圖
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旗山。可以發現當時的旗山已經十分繁華,商業貿易興盛,一應具全。應香蕉買賣而生的運輸倉儲、旅館酒家林立。

從1910年代開始,有許多外地居民因此來旗山找尋謀生的機會,甚至遠至台南西港、佳里、麻豆、安定、新化一帶都有許多人擔著扁擔前來做買賣生意,或者直接在當地找尋香蕉相關的苦力工作,更可以見得旗山當年在台灣南部的影響力之大。

香蕉王國的稱號在中華民國來台之後的一二十年更是如日中天。1964年時,旗山鎮農會據說是全國農會存款的第一名。但一切卻在1969年的剝蕉案後情勢逆轉,旗山從此一蹶不振,快速衰退,成為了高雄市人口外移量最高的地區之一。

旗山農會大樓(2018年7月攝)
旗山農會大樓,創立於大正3年(1914)。更可見證旗山當地曾經是多麼繁華。(2018年7月攝)

今日,這座小鎮似乎已經洗去它過往的鉛華,回歸它最純樸的一面。它不再只是外來遊客的觀光景點,那些被看做某種遺跡、奇異景觀的「老街」,而是重新回歸當地,變成了當地人生活來往的早市。

但同時間,它卻似乎難以從過往的重挫中復甦。過度倚賴觀光客前來的消費帶動當地的經濟,導致外來客一少,生意就會慘淡得難以度日。年輕一輩的人待不下去,於是只能離鄉背井謀求生計,小鎮彷彿沉湎在它往日的風采中不甚唏噓。這或許也是台灣許多「老街」所面臨的挑戰,要怎麼重新推動當地發展,或是走向有特色的觀光,更是值得重新思索的。

【推動當地在造的組織】: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台青蕉

發表留言